

取卵手术后的
注意事项



取卵后是身体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时期,需从术后监护、居家护理、异常应对、心理调节及后续返院等多方面做好管理,以下为详细指引:

一、术后即时监护与注意事项

复苏观察:
所有患者取卵术后由手术室医护人员送至复苏室,休息 1-2 小时。期间护士会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出血情况,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无痛患者恢复要点:
采用无痛取卵的患者,术后会用平车推至复苏室,需待意识完全清醒后,遵循 “循序渐进” 原则活动:
先尝试缓慢坐起,观察是否有头晕、乏力等不适;
无不适再下床缓慢行走,尝试自主排小便;
医护人员会在患者清醒后告知取卵数量,确认无异常后方可离院。
用药指导:
医生会根据后续治疗需求开具药物,请严格遵医嘱使用:
若计划后续胚胎移植,会开具黄体酮类药物(支持黄体功能)或抗生素(预防感染);
若本周期选择 “全胚冷冻”(暂不移植),则无需使用黄体支持药物。
个人标识管理:
取卵手术前,护理人员会为患者佩戴标有个人信息的手圈,进入手术室后会多次核对手圈信息,确保身份准确。术后需注意:
后续需要胚胎移植的患者,切勿摘下手圈(便于后续诊疗核对);
无需移植的患者,可自行取下手圈。


二、居家恢复与护理细则

休息管理:
“适度卧床 + 少量活动” 结合
术后 24 小时内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过度劳累,但不建议长时间绝对卧床不动;
可进行少量慢走(如室内缓慢散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若取卵数量较多(>15 枚),需特别注意:翻身时动作要缓慢,上厕所建议使用坐便器,避免腹部受力压迫卵巢,减少卵巢扭转、腹水等并发症风险。
饮食调节:
“高蛋白 + 易消化 + 充足补水” 为核心
继续高蛋白饮食: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虾),多喝清淡汤水(如鱼汤、冬瓜汤),帮助身体修复,同时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引发的腹水;
保证充足饮水:每天多喝水(建议 1500-2000ml,以白开水或淡盐水为主),保持小便通畅,注意观察尿量 —— 若尿量明显减少,需警惕 OHSS(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及时联系医院;
选择易消化食物:优先吃粥、面条、蒸蛋等软烂、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排便时过度用力可能牵拉卵巢,影响恢复)。
活动限制:
明确 “禁忌行为”,降低风险
禁止剧烈活动:术后 2 周内避免跑步、跳跃、快走、提重物、深蹲等动作,同时禁止性生活,防止卵巢扭转或盆腔出血;
清洁方式注意:可正常淋浴(保持外阴清洁),但 2 周内禁止盆浴、泡澡、游泳,避免污水进入阴道引发感染。

三、异常症状识别与紧急处理

术后若出现以下任何症状,切勿等待,需立即前往医院急诊,避免延误治疗:
1
剧烈腹痛或持续加重的腹痛(疼痛程度远超正常月经痛);
2
严重腹胀、腹部紧绷发硬,伴随无法进食、呼吸困难(可能是 OHSS 加重的典型表现);
3
阴道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或血色鲜红、伴有血块;
4
发热(体温超过 38℃)、伴随寒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
5
尿量显著减少(如半天无尿)或无尿;
6
头晕、心跳加速(静息心率>100 次 / 分)、虚弱无力等严重不适。

注:术后几天内出现轻微腹痛、腹胀,或少量粉色 / 褐色血性分泌物,多为正常术后反应,会逐渐缓解,无需过度焦虑。

四、情绪调节与心理支持

取卵过程对身心均有一定考验,激素药物影响、对胚胎结果的期待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可通过以下方式调节:
1
积极自我暗示:告诉自己 “已完成重要一步,身体正在逐渐恢复”,避免过度纠结于 “取卵数量”“后续结果”;
2
加强沟通交流:多与伴侣、家人或信任的朋友分享感受,获得情感支持,避免独自承受压力;
3
分散注意力:术后可适当阅读轻松书籍、观看舒缓影视剧、听轻音乐,减少对 “身体不适” 或 “治疗结果” 的过度关注。


五、后续返院与准备事项

受精结果查询:
取卵后第1天上午十点后,可电话联系医院或通过指定渠道查询胚胎受精结果。
夫妻共同返院(取卵后第3 天):
费用准备:携带 5220 元现金(用于胚胎冷冻保管费);
移植准备:若计划本次返院后进行胚胎移植,需在返院当天提前清洗会阴,同时携带 2 瓶矿泉水(便于移植前膀胱准备);
特殊情况处理:若夫妻双方有一方无法到场,需提前准备好 “委托书”,委托另一方办理相关手续。

最后提醒
若过程中出现任何不确定的情况(如 “腹痛是否正常”“药物是否漏服”),或持续感到担心,请第一时间联系就诊医院,获取专业指导,切勿自行判断或拖延。

关于
我们

文字/廖 柳
编辑/王 娜
初审/陈晶晶
终审/赵 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