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我们吧
⏩EKI-IVF优秀案例分享:
这是一组非常漂亮的数据。患者33岁,本周期取卵数,受精率,养囊率,过筛率均高于平均数据。取卵18颗,最后得到过筛囊胚8颗(未计入1枚低比例嵌合体胚胎)。
⭕取卵18 → 成熟15 (成熟率83.3%⬆️)
⭕成熟15 → 受精15(受精率100%⬆️)
⭕受精15 → 成囊12 (养囊率80%⬆️)
⭕囊胚12 → 过筛8(过筛率66.7%⬆️)



然而在试管婴儿过程中,有部分患者并不能达到这个水平。其实胚胎培养本身就是一个“损兵折将”的过程,这是一个让医生和患者都非常心痛的过程,有些患者会因此感到困惑,那我们今天粗浅分析一下这个过程。
01
卵子募集过程
医生通过促排卵治疗募集同一批卵泡,但它们的成长步调并非完全一致。当大部分卵泡达到成熟标准时,其中极少数量可能未达标,因此未达标的卵泡可能无法取到卵子。
另外,在B超引导下,医生成功穿刺了一些达标的卵泡,并可以从绝大部分卵泡中,获得理想的成熟卵子。可能有极少数卵泡中是尚未成熟的卵,也可能偶见,卵泡内根本没有卵的空卵泡。
02
受精过程
即使获得了成熟的卵子,与精子结合后(哪怕ICSI受精),也不能保证100%成功受精。通常会有一部分受精失败或异常受精。这一过程有损耗率,且精子异常的患者损耗率可能更高。
03
囊胚培养过程
这是损耗较大的一个阶段。受精卵需要在实验室里培养5-6天,经历复杂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才能形成包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盘)的囊胚。这个过程中,有的胚胎自身固有的遗传缺陷或潜能不足,也会导致胚胎数量逐步递减。
很多胚胎在第3天(卵裂期)就停止发育,无法形成囊胚。这是因为胚胎染色体,卵子、精子质量等因素,致使后续无法发育。
部分胚胎即使能发育到第5-6天,也可能因形态不佳、细胞数少、碎片多,不具备冷冻或检测的价值而淘汰。
该阶段折损较高,倘若精子、卵子质量差,该阶段折损率将会更高。
04
PGT-A检测过程
PGT-A是检测胚胎的染色体数量是否正常(即是否为整倍体)。人类有23对染色体,任何一对多一条或少一条(称为“非整倍体”),都可能导致胚胎着床失败、生化、早期胎停或生产有染色体疾病的孩子(如唐氏综合征)。尤其是对于高龄女性(35岁以上),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概率会显著升高。38-40岁的女性,其胚胎的染色体异常率可能高达50%-60%以上。40岁以上的女性,异常率甚至可能超过70%-80%。对于一个40岁的女性,送检4个囊胚,经过检测后,可能仅有1个甚至0个是染色体正常的。
⏩ 为什么整个折损过程如此残酷
我们要理解这个“损兵折将”的过程,其实大部分损耗是自然选择的过程(双方染色体异常除外)。在自然怀孕中,染色体异常的胚胎通常无法着床或会生化及早期胎停。
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将这个残酷的筛选过程,在实验室里展现了出来。虽然淘汰率高,但可以显著提高单次移植的着床率,降低流产率,避免让女性经历多次失败的移植尝试和身心创伤。
试管婴儿从取卵到可移植胚胎逐步数量递减,除了自然淘汰外,还与女性年龄、卵子和男性精子质量、双方生活习惯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尝试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水果、蔬菜、蛋白质合理搭配。积极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充剂来改善目前的状态。
本文内容经Dr.Dew审核,但旨在科普介绍,所涉及信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与建议。胚胎培养的实际结果存在个体差异,具体的医疗方案必须由您的生殖主治医生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