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聊聊心里话
(压低声音)说真的…这几年找我聊冻卵的姐妹,十个有九个开口就捂胸口:“Lina啊,这费用怎么比想象中惊人这么多?!”
我懂。当初我自己决定冻卵那会儿,盯着账单反复算——促排针、手术费、实验室储存…数字跳得我心慌。更别说后来发现,有些费用根本没人提前告诉你!(叹气)今天咱们就像闺蜜喝咖啡那样,把费用掰开揉碎说清楚。答应我,看完别再交“信息差学费”了,行吗?
情绪数字背后藏着什么?
等一下! 你以为20万就能搞定?── 去年有个客户哭着打电话给我,说诊所报价18万,最后花了近30万!为什么?因为她没算促排方案调整增加的钱、突然发现的胚胎活检费,还有…(敲黑板)每年6000块的储存费!
行业数据让我心惊:接近40%的人实际花费比预算超支5-10万。不是诊所黑心,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冻卵是个“组合套餐”,只问基础价就像只问婚纱价格不问跟妆、场地!我真不忍心再看你们踩坑了…
干货层:费用到底拆给谁?
|费用构成|为啥要花|Lina碎碎念|
|:-|:-|:-|
|前期检查|AMH激素/阴超/传染病筛查|别省!我客户小敏漏查凝血功能,取卵后出血多住两天院…反花更多!|
|促排药物|刺激卵泡发育|(抓住你手)这部分浮动最大! 年轻卵巢反应好的 可能花1.5万, 卵巢功能下滑的 用高端药能到4万+|
|取卵手术|麻醉/超声引导取卵|记住问是否含术后恢复监测!|
|冷冻技术|玻璃化冷冻|现在都是vitrification快冻技术,比慢冻贵但存活率高|
|年度储存|液氮罐维护|每年5000-8000!很多姐妹五年后才用,光储存就累加4万|
夹个真实故事:
我闺蜜婷婷,2023年在加州冻了15颗卵。当时诊所报价“2.9万美金全包”,结果——
▪️取卵前发现AMH值偏低,加开生长激素针→+$1800
▪️取卵数超预期,多冷冻管→+$900/管
▪️第二年储存费涨价→+$200/年
她后来喝咖啡时拍桌子:“谁说冻卵就一笔钱?这是年年续费的会员制啊!”
费用对比表:全球主要地区价格参考
|地区|基础费用(人民币)|隐藏成本注意|
|:-|:-|:-|
|中国北上广私立|8-12万|小心!促排药是否全包、麻醉是否单算|
|美国东西海岸|18-25万|储存费常按年收,问清楚涨幅!|
|日本|9-14万|单身女性政策限制多,需确认资格|
|泰国|7-10万|便宜但务必查诊所牌照|
注意:表格为2025年常见范围,具体以诊所最终方案为准!
三个相关问题答疑
“Lina,我一次促取卵不够能退款吗?”
(摇头)基本不能…卵子质量看个人体质。有诊所提供“套餐计划”——付3次钱保证得到一定数量卵子,但总价更高。要不要选?看你卵巢状态!
“储存费交不起能转移吗?”
能!但转移费一次≈2年储存费。之前有客户想转到便宜机构,一算——搬运费+新机构开户费,还不如老地方续着(苦笑)
“未来用卵时还要花多少?”
(严肃)这才是重点! thawing(解冻)约1-2万,做成胚胎再加3-5万,移植又2-4万…全程可能再备10-15万。冻卵不是终点,是入场券!
现在该怎么做?
(搂肩)别慌!我的老友建议:
1️⃣ 拿张纸,把上面表格里每项问诊所:“包含在报价里吗?以后可能加多少钱?”
2️⃣ 直接要合同费用清单,重点盯“其他可能费用”小字!
3️⃣ 纠结时来问我──微信spreadhc,就说“Lina的老朋友”,我帮你看看条款坑点。
你为自己规划未来的样子超勇敢,但勇敢≠当冤大头,对吧?(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