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咖啡又洒键盘上了,黏糊糊的。擦的时候突然想起上海的陈姐 ——2024 年她抱着双胞胎视频,说 “Lina,哈萨克斯坦的雪比上海的甜”。哎,谁能想到现在法规又变了…)
一、新规像块拼图,缺角就塌
哈萨克斯坦这两年助孕突然火了,感觉身边十个客户里三个选它。但 2025 年新规一落地,我在阿拉木图的咖啡馆里,看着陈姐当年签的旧合同直叹气 —— 她运气好,没踩坑,可去年有对夫妻就栽了:合同没公证,助孕妈妈突然反悔,俩人大夏天在法院门口哭,护照都晒卷边了。
(对了,阿拉木图的苹果超甜,上次客户寄的,我啃了一整个,核都没吐干净。)
新规里 “合同公证” 是块硬骨头,可别以为签个字就完了。得法院盖章,条款还得像剥洋葱 —— 一层一层透明。我有次帮客户审合同,发现中介藏着 “违约金翻倍” 的小字,当时翻译的笔都吓掉了,墨水滴在第 17 条上,像个黑色惊叹号。
二、助孕妈妈的 “背景调查” 藏着生死局
说个瘆人的:去年有客户没查助孕妈妈的基因报告,孩子出生带遗传病,全家抱着病历在医院走廊蹲了三天三夜。新规要求的 “全项筛查”,其实是给孩子买的第一份保险。
(那天在诊所,消毒水味混着助孕妈妈的香水味,我就觉得不对劲,果然基因检测漏了地中海贫血 —— 后来中介赔了钱,但孩子的罪谁赔?)
现在选助孕妈妈,得像侦探破案:健康证明要看,心理评估得听录音(别信书面报告,有中介 P 图),连她老家的邻居都得侧面打听。思普乐在阿拉木图有个本地阿姨,专查这些,上次她发现个助孕妈妈隐瞒甲亢史,救了客户一命。
三、钱的流向比心电图还重要
有客户说 “中介让我打私账,说优惠 3 万”,我一听就急了 —— 新法要求钱进监管账户,像给资金装了 GPS。去年有个客户把 50 万打给 “熟人中介”,结果对方卷钱买了辆跑车,车标还是金色的,气得客户天天查车辆定位。
(我给客户分阶段打款,像拆盲盒:移植成功付 30%,胎心胎芽付 40%,出生收尾。有个客户打完最后一笔,在群里发了个红包,写着 “谢谢 Lina 没让我当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