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埃里温到第比利斯的巴士在凌晨1点离开,熬了个大夜总算在清晨来到格鲁吉亚,谁想到所有的倒霉也跟着来了。
不知道是否之前熬夜关系,加上到格鲁吉亚住的第一晚青旅有臭虫,我的湿疹严重到疼痛不堪,大晚上睡不着,前半夜打臭虫,后半夜找药店。
格鲁吉亚的路人相对于亚美尼亚来说,英语好很多,交流起来更加顺畅,但不例外的是,高加索这边的人骨子里有一股淡淡的慵懒。
凌晨三点去药店买药,对方给了我一只德国生产的药膏,但问及能否消肿等其他,女孩只是摇头作不知。
一只药膏折合人民币100,若不能对症这笔钱完全就是浪费,所以打算第二天去医院看一看,没想到这一趟经历,让我真实感受到了在国外看病的不同。

由于怕价格贵,所以特地在搜索医院时查找公立医院,但是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在地图上没有显示,最常用的搜索引擎也不能很快速地找到信息,头铁的我只好一家家过去问。
住宿在河的这一边,距离自由广场只有一站地铁,看诊则在河的另一边。
第一家医院是个诊所,一问咨询费90拉里,若没有本地市民卡,则需要另外加上20%的费用。
对方算了下,没有包含任何药物,仅仅是咨询费就需要108拉里,这个价格折合人民币,大概是乘以2.7的样子,再算上拿药,复诊,五百块能拿下来已经不容易。
有意思的是,对方给医师打电话之前还特意问了我的国籍,然后才确认这个价格。
我不清楚该医院对其他某些不发达国家的病患是否有优惠,这家诊所的医师当天11点即可约上,问过是私立医院。
由于早前知道国外私立医院普遍要比公立医院贵,本着穷游准则能省则省,就继续去找更便宜的公立医院。

很快来到了第二家医院,其实听这名字就知道不太可能是公立医院,不过带着美丽国这几个字,总给人一种医疗水平可以信任的感觉。
再者来都来了,也就附近几百米距离,不如就去问一问。
这家医院果然不是普通的小诊所能比,首先英文就是hospital而不是clinic,有自己独立的停车场,大厅也很大。
当然跟我们国内的医院规模还是不能比,只是与我第一次进去的小诊所相较,规模简直相差天壤。
到了前台处咨询,对方戴着一顶白帽子,像是电影里看到的修女,英文不太好,我用翻译软件告诉她我想看诊,又问了咨询费用,也是90拉里。
不过她没有告诉我外国人是否需要另外的费用,我也不确定是因为对方语言的原因,还是在这家医院,外国人和本国居民的咨询费用是完全一样的。

后来女孩又找来一个英文流利的帮手,她听了我的情况告诉我要找专业医师,咨询费200拉里。
这个价格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甚至比第一家私立诊所还要贵接近一半,于是我只好灰溜溜地问附近有没有便宜的公立医院。
其实在第一家我也问了,对方遗憾地告诉我,这里是市中心,没有很便宜的。
第二家医院的工作人员给了我一个名字,告诉我这一家可能会比较便宜,我让她帮忙把医院名字写下来,我可以导航过去。
结果发现她给的这个名字,在地图软件上根本没有,不过类似的名字倒有另外一家,我想可能是当地语言或者俄语同英文的差别,于是也这么找过去了。

这一次找到的医院虽然名为诊所,可背靠医科大学,刚看到的那一刻简直激动,大学医院价格肯定不高,而且值得信赖。
可是,遗憾地是国外公立医院有一个通病,这也是我不理解为何总有人吹嘘国外医疗的原因。
我到的时间是九点多快10点,前面2家医院都有人上班了,可这家医院却是很多当地的老阿姨大姐大叔们站在大厅,看我到前台去找人,一位大姐告诉我他们都在等。我这才知道原来对方是十点上班。
等到前面排队的人终于问完,我上去询问,对方看了看我的手臂,说医生排到下周了。我又问咨询费要多少,如果价格便宜我也不是不能等,毕竟人家都没觉得多严重,总也死不了人。
可对方给出的数字确实让我惊讶了,130拉里的价格,甚至比第一家私立诊所还要贵。

不是说公立医院都便宜吗?我以为自己听错,再次跟对方确认了价格,没有错,还是130!
这还只是咨询看诊的费用,药物不包含在内,如果要拿药,需要自己去药房购买。
一个小小的湿疹,国内随便一管药膏就可以控制,甚至根本没必要专门跑医院。
而我之所以异国就医,是因为湿疹加上青旅臭虫双重buff叠满,手臂上的伤口又红又肿,这才不堪忍受去了医院。
我不清楚其他的国家看诊费用如何,从我自己这次的看诊感受来说,咱们国内真的是方便很多。
首先不会或者说我没有碰到过要排队到下周的情况,基本上不是特别有名的大夫当天都可以看。
而一般的小病,也压根没有必要去挂专家号。

再则咨询费这一块,我们国家应该是叫挂号费,专家号或许会贵一些,可也没有这么贵的。
不过若是换算成格鲁吉亚本地的消费水平,90拉里确实也还好,只是从汇率的角度来看,我们国内的游客异国就医,我认为并没有很大优势。
长途旅行最怕生病,出发之前特意带了很多基础用药,谁想到居然会漏了个湿疹!不过虽然经历乌龙了一点,但这样的回忆也确实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