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促排、取卵、受精、养囊的层层关卡,终于迎来了胚胎移植这个关键时刻。当珍贵的胚胎被小心翼翼地送入子宫,一段新的守护旅程就此开始。尤其是在医疗水平领先的泰国完成移植后,回国如何科学、有效地保胎,成为了准爸妈们最关心的问题。别担心,这份2025年最新的保胎指南,将为您保驾护航!
一、 药物支持:保胎的“基石”
移植后的药物支持是医生根据您的个人情况制定的核心方案,切勿自行停药、减药或更改剂量。
黄体酮补充:
阴道栓剂/凝胶:如雪诺酮®。直接作用于子宫,使用方便,避免肝脏首过效应,但可能有药渣残留。
口服药物:如地屈孕酮。方便携带,但部分人可能出现头晕等副作用。
针剂:如黄体酮注射液。吸收稳定,价格较低,但需每日注射,可能引起局部硬结或疼痛。
为什么?试管婴儿周期中,由于促排卵药物影响,身体自身的黄体功能可能不足。黄体酮就像是“安胎神器”,能促使子宫内膜增厚,为胚胎着床提供“肥沃的土壤”,并降低子宫兴奋度,帮助胎儿安稳成长。
常见形式:
雌激素补充:
部分患者需要同时补充雌激素(如补佳乐),以协同黄体酮,更好地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为胚胎创造最佳的着床环境。
其他辅助药物:
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泰国医生可能还会开具低剂量的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或免疫抑制剂等,以改善子宫血流或调节免疫状态,尤其适用于有反复种植失败或免疫性不孕史的准妈妈。
休息与活动:动静结合
移植后48小时内是着床关键期,建议以休息为主,可以平躺、侧卧,但无需绝对卧床。研究表明,绝对卧床反而可能因焦虑、血液循环减慢而影响着床。
48小时后,可逐渐恢复轻度日常活动,如慢走、散步。避免剧烈运动、跳跃、提重物及长时间站立。
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作息规律。
饮食营养:均衡至上
高蛋白饮食:适量增加鱼、虾、蛋、奶、豆制品和瘦肉的摄入,有助于防止卵巢过度刺激,促进胎儿发育。
易消化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兰花、菠菜、苹果),预防因黄体酮药物引起的便秘。
补充关键营养素:继续补充叶酸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适当摄入坚果、牛油果等健康脂肪。
禁忌:避免生冷、辛辣刺激、不洁食物;严格戒烟戒酒;限制咖啡因摄入。
心态调节:情绪也是“生产力”
拒绝焦虑:过度关注身体每一个细微感觉,频繁使用试纸测试,会带来巨大压力。焦虑情绪会影响内分泌,不利于胚胎着床。
分散注意力:听听音乐、看看书、与家人朋友轻松聊天,做一些能让自己愉悦的事情。
正念与冥想:尝试简单的呼吸放松训练,有助于稳定情绪。
验孕时间:遵照泰国生殖中心的嘱咐,通常在移植后第10-14天抽血检测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这是判断妊娠最准确的“金标准”,不要过早用尿试纸测试以免影响心情。
翻倍监测:验孕成功后,医生会要求间隔几天再次抽血,观察HCG值的翻倍情况,这是评估胚胎活力的重要指标。
B超检查:通常在移植后4-5周进行首次B超,确认是宫内妊娠,并查看孕囊、卵黄囊和胎心胎芽。这是最终确认临床妊娠的关键一步。

剧烈腹痛(类似痛经的轻微隐痛可能为正常着床反应,但持续加剧的疼痛需警惕)。
大量阴道出血(鲜红色,超过月经量)。
发烧、严重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任何令您不安的严重身体不适。
Practice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2023).Guidance on the limits to the number of embryos to transfer: a committee opinion.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ertility Societies (IFFS). (2024).IFFS Surveillance 2024. Global Reproductive Health.
乔杰, 马彩虹, 刘平 等. (2020). 《辅助生殖技术临床诊疗常规》. 人民卫生出版社.
Schliep, K. C., et al. (2023).Luteal Phase Support i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n Update. Reproductive Sciences.

二、 生活管理:为好孕“保驾护航”
三、 监测与随访:紧跟“生命信号”
四、 异常情况预警:何时需立即就医?
在保胎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务必及时联系您的国内主治医生或前往医院:
泰国试管婴儿的成功,是专业医疗技术与您不懈努力的共同结晶。移植后的保胎阶段,更像是一场需要耐心、细心和信心的马拉松。请充分信任您的医生,严格遵循医嘱,同时将自己的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
记住,您已经为宝宝的到来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现在要做的就是放松心情,科学养护,静待花开。
祝愿每一位准妈妈都能顺利迎来属于自己的健康宝宝!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