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生殖科诊室听到“建议试管”时,我正攥着皱成一团的检查单,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卷得打转,像我乱作一团的心跳。医生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块石头砸进平静了三年的备孕生活——那些清晨五点的挂号、装满抽屉的排卵试纸、每次抽血后攥紧的拳头,好像都在这一刻有了一个不算“标准答案”的方向。
决定做试管的那个晚上,我和先生坐在沙发上,没开主灯,只留了一盏小夜灯。他翻着手机里查的试管流程,我盯着茶几上的水杯,突然说:“要是失败了怎么办?”他把手机放下,握住我冰凉的手:“那就再试,但我们先一起走第一步,好不好?”那天的夜灯暖黄,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我突然觉得,好像不是我一个人在扛着这份期待。
促排期是一场与激素的“拔河”。每天固定时间扎针,肚皮上渐渐布满细密的针孔,偶尔洗澡碰到会隐隐作痛。最难忘的是取卵前一晚,护士交代要空腹,我却因为紧张翻来覆去睡不着,凌晨两点起来喝了口温水,又赶紧吐掉——怕影响第二天的手术,连一点“意外”都不敢有。取卵那天躺在手术台上,麻醉剂渐渐生效前,我听见医生说“放松,很快就好”,迷迷糊糊间,只想着“多取几个,多一点希望”。
胚胎移植的那天阳光很好,我穿着宽松的裙子,先生一路扶着我,像护送一件易碎的珍宝。移植过程很安静,医生轻声报着“胚胎情况很好”,我闭着眼睛,在心里默默跟那个小小的细胞说:“宝宝,我们回家了。”术后要卧床两小时,我躺在观察室的床上,看着天花板上的灯,突然不敢深呼吸,怕惊扰了那个刚刚“安家”的小生命。
等待开奖的十四天,是最难熬的“倒计时”。前七天我严格卧床,连翻身都小心翼翼;后七天开始忍不住胡思乱想,看到手机里别人的备孕成功帖会哭,想到可能失败又会偷偷抹眼泪。先生每天变着花样给我做营养餐,晚上给我读绘本,故意讲得颠三倒四逗我笑,可我知道,他比我更紧张——有天半夜我醒了,看见他坐在阳台抽烟,手机屏幕亮着,是“试管移植后注意事项”的页面。
第十四天去抽血,我攥着先生的手,指尖全是汗。护士叫到我的名字时,我几乎是“挪”到抽血窗口的。等待结果的半小时,像过了半年,先生买了我最爱的草莓,我却一颗也吃不下。直到医生拿着化验单走出来,笑着说“血值很好,怀孕了”,我愣了三秒,突然就哭了,不是难过,是那种憋了太久的期待,终于落了地。先生也红了眼睛,把我抱在怀里,声音有点抖:“你看,我们的宝宝来了。”
现在我的肚子慢慢隆起,偶尔能感觉到小家伙轻轻的胎动。回头看那段试管时光,那些扎过的针、流过的泪、熬过的夜,都变成了现在怀里的温柔。我知道,不是所有试管之路都一帆风顺,也有人在这条路上反复跌倒,但我想告诉正在经历的姐妹们:每一次坚持都不是徒劳,那些在玻璃器皿里等待的日子,终会开出属于你的花。而你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也相信那个正在赶来的小生命——他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