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朋友,咱俩说句实在话。
你是不是也这样?半夜刷手机,看到哪个女明星又去“冻卵”了,心里咯噔一下……手指划得快,心里却慢下来了。
“要不要也给自己留个后路?”
可下一秒,马上被现实拉回来——
“香港冻卵子……到底要多少钱?我扛不扛得住?”
别慌!我懂,我真的懂。
当初我决定冻卵那年,38岁,卵巢功能已经开始往下溜了……医生说,“再晚半年,可能取不出几颗了。”
那一刻我真的,汗都凉了。
你知道吗?香港这边,每年像我们这样犹豫、焦虑、最后硬着头皮上的女性,超过4000人。
不是小数目啊,背后都是一个个瞪着眼睛算账、怕贵又怕悔的你我。
(干货+故事穿插)
▍先说政策:香港允许单身女性冻卵,但将来要用……必须结婚
对,你没看错。
冻,随时可以冻。但以后想变成宝宝,法律上你得是已婚身份。
我客户Sandy,30岁冻了15颗,今年41岁想用,才发现男友还不打算结婚……
她现在每次见我都苦笑:“卵子冻得住,缘分冻不了啊。”
所以我常说:冻卵是备份,不是保证。
▍流程与常识:你以为只是取卵?背后是一整套身体+时间的投资
打促排针、反复B超、抽血、取卵……全流程差不多2-3周。
取卵当天全身麻醉,睡一觉就结束了,是真的(不太痛,但术后腹胀像来了十次姨妈)。
最磨人的是什么?是情绪波动——激素针下去,那一周我看谁都不顺眼,哭完又笑……
▍真实数据冲击:年龄,才是最大的折扣券
我直接说数据吧:
→ 如果你 under 35,一次取卵15-20颗,成功率能拉到七八成;
→ 过了38,就像我,取10颗算不错了,能成几个胚胎?看运气了。
年轻一年,省的不只是钱,更是心碎的概率。
▍小故事时间:阿琳的 28 颗卵 & 我的 6 颗
我姐妹阿琳,32岁冻卵,AMH值超高(4.8!),促排后取出28颗……现在存着当“黄金保险”。
而我,38岁AMH只剩1.2,拼死促排两次,才拿到6颗。
每次见医生都像等考试成绩……
这种差距,真不是努力就能追上的。
→ “一次取不完怎么办?”
常见!很多人得分周期促排,比如第一次取8颗,隔三个月再取一次……费用?基本是 double。
→“冻下去之后,每年还要付钱?”
是的哦,香港大部分医院每年收存储费,大概 HK$8,000-12,000/年。别忽略这笔“睡后支出”。
→“会不会取了一次就提前更年期?”
不会!每个月本来就有卵子自然凋亡,促排是把这些“废卵”激活利用,不耗未来存量。
(费用对比表)
香港冻卵花费明细 | 普通人vs高配版
项目 | 基础方案(政府认可诊所) | 高端选择(私家医院+名医) |
---|---|---|
初次咨询费 | HK(1,500 - )2,500 | HK(3,000 - )5,000 |
促排药物(全周期) | HK(15,000 - )25,000 | HK(30,000 - )50,000 |
取卵手术+麻醉 | HK(60,000 - )80,000 | HK(100,000 - )130,000 |
卵子冷冻首年 | 通常包含 | 通常包含 |
每年存储费(次年起) | HK(8,000 - )12,000 | HK(12,000 - )18,000 |
总计首次投入 | ≈ HK$8-10万 | ≈ HK$14-18万 |
注:如果多次促排、加PGT基因检测等,还会往上加。具体问医生拿报价单!
所以啊,亲爱的。
钱要花,但要花在明白处。
如果你真的心动又想行动,别只闷头查网页——
约个医生,当面聊,带上你的AMH报告和存款数字,诚实问、仔细听。
需要我推荐靠谱咨询?我常聊的那家机构微信号是 spreadhc,提Lina朋友能帮你排雷省时间。
卵子不会等,但好的决定,往往从一次对话开始。
是不是?